古典音乐作品鉴赏集
这篇博客记录了个人钟爱的一些古典音乐作品的聆听感受。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哥德堡变奏曲 - BWV988
《哥德堡变奏曲》是 18 世纪规模最大的键盘音乐作品。正如巴赫在标题页上所写的那样——“致力于让音乐爱好者的心灵愉悦”——它对后世音乐家们的创作与表演,也带去了巨大的震撼。贝多芬包罗万象的《狄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与“哥德堡”一脉相承,李斯特也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便演奏过“哥德堡”,勃拉姆斯更是不出意外地成为了这部作品的忠实粉丝。
演奏版本特别多,从大键琴,到钢琴,大小提琴,再到三重奏,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非常值得一听。钢琴版本推荐的最多的必然是格伦·古尔德的,大键琴版本的,推荐尚·隆多演奏的,个人感觉完美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另外特别推荐由米沙・麦斯基、今井信子、Julian Rachlin 三人演奏的三重奏版本,相比于独奏版本更加丰富。
《哥德堡变奏曲》由 32 个乐段组成,包括一首从容的“咏叹调”、30 段基于咏叹调主题的变奏、以及咏叹调在全曲最后的回归。作为整座音乐大厦的入口和地基,“咏叹调”的音乐松弛宽敞,用坚实的和声轮廓为音乐此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令人叹为观止的 30 段变奏被分成了 10 组,每 3 段为一组。每组变奏中的一段往往具有舞曲的特点,第二段常用两首交替演奏等技术手法,第三段则是卡农。随着变奏的不断推进,音乐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加深。在这趟音乐之旅的途中,巴赫似乎还在有意识地向当时的各种音乐流派点头致意,比如变奏 16 的法国风格序曲。
巴赫的音乐给我的感受就是极富有神性,极其的冷静与克制,感觉是特别纯粹的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动态变化来传达各种情感,对于聆听者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求较高。总之,巴赫特别适合在工作学习时聆听,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似乎过于浮躁,那么听听巴赫吧,在地铁上,在咖啡馆里,在图书馆里,周围的一切与你无关,有的只是纯粹的音乐与思考。
在最后一组变奏中,正当变奏 28 和 29 将演奏推向了热烈的高潮时,变奏 30 却没有像此前那样使用卡农的写法,而是写下了一首“集腋曲”(Quodlibet),将几首流行乐曲自然串联起来,举重若轻地为整部作品画上了半个句号。另外的半个句号,则是作品最后再次演奏的咏叹调主题。每一位音乐家或听众,都会对这段主题的再现持有不同的理解。它可以被解读为东方文化中的“轮回”,也可以被认为是“对称”的体现,亦或者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讲究”……因此也就有了无限的演绎空间,以及常听常新的聆赏体验。
维瓦尔第 - F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Op.8/4
在这段象征冬天的节奏中,一片不和谐的音程令人战栗,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格格直打战,这是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终篇《冬》。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中,音乐徘徊在似乎被冻结于唯一音符的旋律和独奏小提琴突然迸发的声音之间,仿若刀割般的阵风吹出粗糙纹理。这一动机逐渐蔓延,突然被激发的乐队接过独奏者的能量,旋律变得急促,像是人们在为抵挡寒冷的侵袭而顿足、奔跑。但冬天并不都是寒冷艰苦的,第二乐章“慢板”便沐浴在温暖和满足中。小提琴独奏中的简单旋律位于拨弦的弦乐伴奏之上,脉博跳动一般的闪烁不仅暗示着外面冬日雨雪的持续,也暗示着屋内火光闪烁的安乐。
这首维瓦尔第的“冬”让我第一次对古典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一乐章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种危险感,或者说是一种严冬里狂风暴雪大作的即视感。当动机爆发出来的时候,那种音乐的爽感和律动感全面的展现,让人极为舒适。虽然这是一首诞生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但是个人感觉已经有一种现代感,它给人的音乐冲击感是相当直接的,我相信许多对古典敬而远之的音乐爱好者听过这一首“冬”,都会或多或少对古典产生兴趣。
在最后“快板”中,第二乐章中的雨滴仿佛在脚下被冻住了,人们小心翼翼地走在冰面上,小提琴独奏再次领衔,在半音阶上滑行,让任何想要主导旋律的和声都无法找到落脚之处。在乐队中伴奏的小提琴怯生生地跟在后面,但显然这样的谨慎并不足够,因为随后下行的音阶中还是有人摔倒在冰面上。但一切瞬间就过去,音乐又转入了徐缓而柔和的美妙段落,在小提琴独奏带领乐队进入疯狂的音乐游戏之前,乐队恬静的主题带来些许平静时刻,为最后的冬日狂欢作下铺垫。
我听过很多人的版本,最推荐的还是由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版本,乐团是英国爱乐乐团,小提琴手是 Hugh Bean。这个版本的渐强相当厉害,合奏部分音色相当饱满舒适。我都忘记自己循环了多少次这一作品了!
拉赫玛尼诺夫 - C 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 Op.18
在《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开篇,我们首先会听到钢琴独奏演绎的如钟声般的几个大和弦。紧随其后的,是弦乐组演奏出的具有浓郁俄国风格的、波澜壮阔的第一主题。由于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是一位“巨手钢琴家”、能够轻松跨越一个八度,他笔下的钢琴独奏部分天然带有高深的技巧要求。比如这部协奏曲旋风一般的开篇、第二乐章的华彩和莫乐章里狂喜般的高潮,都需要钢琴家异常灵巧的技术才能驾驭。
已经不知道循环了多少遍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乐章,那波澜壮阔的主题可以在瞬间抓住任何一个听众的心!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仿佛在广阔的空中自由地飞翔,在深邃的大海自在地漫游!富有一种神圣感和史诗感。在我心中,这就是一部绝对的神作。
拉赫玛尼诺夫这部 C 小调杰作,最初题献给 Nikolai Dahl —— 这位医生曾在巴黎接受过音乐教育,是一名业余中提琴手,也正是他通过几个月的治疗帮助作曲家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曾经困扰作拉赫玛尼诺夫多时的那种绝望感,源于他的《第一交响曲》在 1897 年堪称灾难性的首演。当时对这部作品的批判之激烈,直接导致作曲家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失去了对于自己创作能力的所有信心。不过,在 Dahl 的治疗治下,通过催眠和积极自我暗示等疗法,拉赫玛尼诺夫最终创作出了《第二钢琴协奏曲》,一部性格鲜明、且能让作曲家名垂青史的伟大作品。
在 b 站有郎朗,王羽佳等人的现场演奏版本,非常推荐去聆听感受一下~
贝多芬 - C 小调第五号交响曲 - Op.67
1808 年的维也纳,随着古典音乐史上最著名的“登登登等”四音符动机响起,紧凑而富有冲击力的《第五交响曲》横空出世。据说,贝多芬曾对自己的传记作者将这段动机描述为“命运敲门”。考虑到以壮丽 C 大调结尾的璀璨终曲(作品主要以 C 小调创作),这样的形容自然不难理解,然而它并不足以概括《第五交响曲》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传递出的自由信念曾让时年 18 岁的作曲家大为震撼。
这一首交响曲应该是广为人知的作品了,大多人都对“登登登等”这个四音符动机有一定印象。我也是由这个音乐动机知道这一首被称为“命运”的交响曲。第一乐章即以这个动机开篇,立刻渲染出一种紧张,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音乐气氛。作品随后不断围绕这个动机进行展开,在之后的二、三、四乐章都离不开这个四音符动机。
我最喜欢本作品的第三乐章,四音符动机也相当明显,作为谐谑曲,总体第三乐章相比于第一乐章更有活力。谐谑曲部分的主题由木管乐器回应,又由圆号强调,之后还有很著名的低音提琴乐段,听起来沉重但速度又快。谐谑曲重现的时候,由安静的弦乐器拨弦奏出,并渐渐淡出,只有定音鼓持续的滚奏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为第四乐章开头的齐鸣作铺陈。
贝多芬在这部交响曲中向一首大革命时期的赞歌致敬,而且他原本想把这部作品作为《第三交响曲“英雄”》的续篇。《第五》的音乐跌宕起伏,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之后是看似无忧无虑慢板乐章,第三乐章“谐谑曲”重新构建了张力,一段极其诱人和神秘的衔接段后,乐曲进入终曲,富有大革命时期特色的配器——低音大管、长号和短笛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即使是乏善可陈的表演也会让你心跳加速,而一次精彩的演出则会永远改变你的内心。
特别推荐由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真的是大多版本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了,个人感觉真的把贝多芬的感觉给完美地演绎出来了,各个声部都非常饱满有力,极富力量,音乐气质独一无二。
另外也推荐由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指挥,英国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和由古斯塔夫·杜达梅尔指挥,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都很也不错,各有特色。
贝多芬 -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Op.61
如今已成为传世经典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一度经历了不甚成功的首演。这部作品最初题献给小提琴家 Franz Clement,然而,后者直到首演前几天才拿到了独奏部分技巧繁重的乐谱,还没来得及充分准备和排练便登上了舞台。可想而知,首演几乎成为了一场灾难。Clement 甚至在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之间打断了音乐本来的演奏,倒持小提琴添加了一段只用一根弦完成的即兴演奏。次年的第二次演出也没能挽回这部作品的声誉。直到首演近半个世纪后,这部伟大的作品才因传奇小提琴家 Joseph Joachim 和指挥家兼作曲家门德尔松在伦敦的演绎而为人熟知,并且借此确认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查阅之后才知道,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尽管如此,这部还是同体裁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列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聆听感受上,的确还是贝多芬最为标志性的味道,充满着力量和斗争精神,总体听感接近于交响曲的范型,也难怪常被称为“交响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以一段经典的管弦乐引子开篇,其宽广的音乐导源于定音鼓的四次敲击——这一动机在此后整个乐章中还会多次出现。乐队演奏的第一呈示部之后,小提琴在第二呈示部加入进来。此后,小提琴与乐队之间的关系,仿佛一部“交响协奏曲”,尽管独奏始终占据主导,但乐队并非只有伴奏。在这个乐章的中段,贝多芬写下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优美段落,这种风格也在第二乐章的“小广板”中得到了延续。而在第三乐章终曲的“回旋曲”中,贝多芬的心境更加开阔,作品开头的定音鼓动机再次频繁出现,音乐也在喜悦欢腾中奔向结束。
第一乐章的主题一爆发,就能让人深深感受到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前进的,向上的,是充满着激情的,给人以希望的。音乐听感优雅婉转,自然从容,极度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部分与同时期的大多数协奏曲一样,最初多由独奏者自行发挥,后来形成了如克莱斯勒等常见的通行版本。近年来,以贝多芬本人在这部协奏曲的钢琴改编版本中写下的钢琴华彩为基础,而编创的小提琴华彩,也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家的青睐。
柴可夫斯基 -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Op.35
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兼具优雅旋律和热烈激情的佳作。乐曲 1878 年创作于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度假胜地克拉朗。作曲家当时刚刚结束一段灾难性的婚姻,从俄罗斯到此疗伤。柴可夫斯基以前的学生、小提琴家 Iosif Kotek 来这里看望恩师,两人一起演奏了爱德华·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这是一部不久前以协奏曲形式谱写的作品。乐曲的新鲜与活泼让柴可夫斯基大为赞赏,于是决心谱写一部类似的协奏曲献给 Kotek。
正如上面所说,老柴这一部 D 小可谓是优雅而热烈,从容而激情,两种似乎冲突的感情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赋予听众无与伦比的聆听体验。主题爆发出来时,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如海浪一般袭来,如烈日一般普照大地,扫荡心灵一切的阴霾。
在交响乐团轻柔的引子过后,第一乐章呈现了两个主题,第一个铿锵强硬,第二个则更为感性,张力逐渐增强。小提琴独奏的华彩乐段演绎了这两种旋律。第二乐章“坎佐内塔”有着简单而抒情的如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娓娓道来,辅以含蓄的装饰音,先是伴随着轻柔的交响弦乐,随后与长笛和单簧管展开对奏。终曲紧接着出现,是最具俄罗斯风情的乐章。柴可夫斯基让独奏家化身民间小提琴手,奏响了一段层层推进的舞曲。较为缓慢的第二主题同样具有民间舞曲的特质,音乐逐渐加强,迎来昂扬活泼的结尾。
珍妮·杨森和穆特两个版本各有特点,前者较后者稍快,听起来似乎让我觉得更为舒适一点,但两个版本都是极为推荐的。
门德尔松 -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Op.64
TODO
贝多芬 - D 小调第九号交响曲 - Op.125
特别喜欢最后一个乐章的前奏,极具史诗感和神圣感,相对而言后面的欢乐颂主题反而不是那么吸引我了。
贝多芬 - A 大调第七号交响曲 - Op.125
第七号交响曲是贝多芬于 1812 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被瓦格纳誉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被李斯特誉为“节奏的神化”。全曲共四个乐章:
- 稍稍持续地,活泼地(Poco Sostenuto--Vivace);4/4 拍、6/8 拍;带有引子的奏鸣曲式;
- 小快板(Allegretto);2/4拍;自由的三部曲式;
- 急板(Presto);3/8拍;谐谑曲;
- 辉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2/4拍;奏鸣曲式。
关于该作品的首演:
1813年12月8日,维也纳举行了资助在哈瑙战役中受伤士兵的慈善音乐会。该作品即在此音乐会上首演,同时还有应景之作《威灵顿的胜利》。乐队包括许多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施波尔、胡梅尔、萨列里、梅耶贝尔,以及低音提琴大师德拉戈内蒂。据说意大利的吉他大师朱里亚尼在首演时演奏了大提琴。指挥由贝多芬亲自担当,每当有突强时,贝多芬都会“剧烈地摇动胳膊”,甚至在进入强奏部分时“跳到空中”。首演时该作品大受好评;第二乐章当场作为安可重复。
该作品一经问世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正如瓦格纳和李斯特所言,本部作品的确具备神性!听了几十遍过后,我也稍微有点底气来说说我对本曲的看法。
第一乐章不紧不慢,主题是轻松而愉快的,渐渐增强,给人以鼓舞,而后又从容地减弱,让人感受到伟大、低沉的音乐力量。非常喜欢木管乐器的演奏,让人感到极度舒适和愉悦。进入第二乐章,一段极其吸引人的美妙音符就向我扑来,引人入胜,仿佛要进入神域……完全不夸张地说,听着真的能感受到神性,真的太强,不知道如何形容……一开始似乎给我一种忧伤的感觉,和第一乐章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比。慢慢地,各个音部开始进入,复调的优雅从容开始显现,音乐之美已经无处安放。渐渐上升的音符似乎又将先前淡淡的忧伤化去,富有积极向上的力量。节奏感极强,让人不由地起舞,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随着音乐而动,优雅自如,不愧是“舞蹈的神化”,“节奏的神化”。
第二乐章,a 小调,慢乐章,虽然速度标式是小快板(Allegretto)(可说成快一点点)但跟其它三乐章比较起来是算慢的。此乐章是非常受欢迎的,且在首演时被要求再演一次。就跟第一乐章一样,节奏以及旋律是很重要的特征。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四分音符的固定节奏型一再出现。第一主题重复了四次(一次比一次强),第二主题方渐渐显露。在该乐章中,贝多芬运用了复调的手法,将几个动机用三声赋格段结合在一起。该乐章优美、哀而不伤,固定节奏时常有八度的跳跃,造出色彩上的变化。结尾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和弦,有着梦境般的气氛。
第三乐章则是谐谑曲,给人一种急切而不失优雅的感觉。第四乐章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似乎将要横扫一切的感觉,相当明亮而动感:
托维在他的《音乐分析论文集》里说到,这个乐章是“酒神的忿怒”。该乐章高亢、充沛,有欢腾的气氛。其第二主题有着匈牙利舞曲的特征。弦乐部分的震音和出乎意料的休止都加重了快乐的意象。贝多芬在该乐章中,还用了极其先锋的七度和弦,并依然保持了稳定的效果。期间调性变化极具戏剧性;尾声则响亮、光彩逼人。
柴可夫斯基对该乐章评价道:
“一整套绮想的图画,充溢着不羁的欢乐、生命所带来的福祉和愉悦的感受。”
莫扎特 - G 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 K.550
莫扎特的交响曲目前听的还比较少,但是这一部四十号交响曲真的让我无比难忘。在我看来,最让人惊喜、倍感舒适的,必然是第一乐章。第一乐章是 Molto Allegro,也就是非常快的快板,以扣人心弦的主题开始,旋律极其悦耳动听,令人难忘,但也充满忧郁不安的感觉。每次开始听四十号,我整个身体似乎就要开始舞动起来,想去尽情地感受音乐的律动。
莫扎特创作最后三首交响曲(第 39-41 号)的动机至今仍然是个谜。他当时大概想举办一系列公开音乐会,但演唱会究竟是已预定完毕,还是莫扎特试探性地创作了这些音乐,就不得而知了。在 1788 年那个灿烂的夏天,莫扎特写下了这三部作品,其中第二部《G 小调第 40 号交响曲》完成于 7 月 25 日,距离前作完成仅仅四周。《第 39 号》的情绪渐趋温暖,《第 40 号》相比之下则充满烦恼。作曲家选择了长期以来被认为代表纷乱情绪的 G 小调,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以喋喋不休的主题开始,旋律极其悦耳,但充满忧郁不安的感觉。漫长的“行板”虽然是唯一没有采用 G 小调的乐章,却仍未摆脱焦虑的底色。“小步舞曲”同样紧张阴森,仅在三声中部稍稍得到放松。通常欢快的终曲则被莫扎特替换成他最为狂热的交响乐章“极快的快板”,由一段极富原创性和戏剧性的开头引出暴风骤雨般的推进。莫扎特音乐语言的复杂性远超同时代的作曲家,因此在 1790 和 1800 年代,这首交响曲被公认为一部难以演绎也难以理解的作品,也在情理之中。
布鲁赫 - G 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 Op.26
TODO
西贝柳斯 - 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Op.47
1891 年, 20 多岁的西贝柳斯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小提琴家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1905)堪称同类作品中最出色的之一,却也代表了他对这一梦想的凄美告别。该作品首版完成于 1904 年,给演奏者的技术带来了极大的考验,首演时运气不佳的独奏家惨遭失败。西贝柳斯撤回了这部作品,精简了它的结构,于是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杰作。
第一乐章为长大的中等快板,略带哀伤而冷冽的第一主题,展现了幽暗的芬兰北部海滨风光,第二主题则热情优美,如岸边燃气的堆堆篝火,给人温暖的关怀。华彩乐段成为展开部中的重头戏,颇为独特。在第一乐章中,我听出了黑暗、忧郁、孤独的气质,但是其间又不乏暴风般的激情,真可谓是温柔而有力的声音。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是乐曲的开头,乐队小提琴演奏的织体闪烁着微光,衬出独奏忧郁、沉思、绵长的旋律。独奏在段落的结尾黯淡下来,乐队顺势而上。独奏再次进入时,其情绪明显随和下来,双音的部分华丽绚烂,有如热情洋溢的二重奏。这样的风暴被饱含深情的乐队段落暂且打断,继而渐渐平息。接着是独奏激越的华彩,实际上也是一段独白。继而乐队重新加入,情绪涌动的主题再现。最后该乐章在热烈、不屈的气氛中结束。
独奏部分相当动人,小提琴仿佛化作一个真实的人,对观众诉说自己的往事。柔和的抒情,撕心裂肺式的情感,冰雪般冷冽与坚韧,都从丝丝小提琴声中凛凛的浸透出来。据说本曲独奏难度相当之大,需要相当娴熟的小提琴技术才能顺利演奏此曲。
相比之下,第二乐章(慢乐章)的主基调温柔而亲切。尽管暗含忧伤,独奏仍决意展现勇敢的笑容。在乐章中部,独奏者短暂地袒露悲痛,但最后情绪仍回归到坚忍的接受、充满希望。最后一个乐章仿佛热烈的舞蹈,也许会让人想起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但相较而言,这部作品更加粗粝而顽强,但仍然激荡人心。
第二乐章为很慢的柔板,是一首略带忧郁色彩的浪漫曲,以表情深刻、旋律动人而著称。第三乐章为不过分的快板,这一乐章充满了不尽的活力,作曲手法华丽多彩,激烈是火花迸射,形成无穷的变化,整个乐章高潮迭出,五彩缤纷,很有冲击力,乐章的主题被称为“北极熊的波罗乃兹舞曲”,这一比喻确实非常形象。